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每日一練之言語理解(8.25)
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最大特點就是時間短、信息量大、考查能力豐富、題目之間的聯系較為密切。因此要求應考者在備考的過程中要從題型分類的角度入手,重點掌握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每種題型的解題技巧,能夠確保在處理較長較多的文字時迅速辨清題型,直擊考點,快速解題。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特發布一系列江蘇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練習題,供考生備考2022年江蘇省考。
接下來完成以下1—5題!
相關文章
接下來完成以下1—5題!
1.現實地看,近幾年快速增長的風電、太陽能光伏發電、生物質能以及發展了20多年的核電都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。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,實現節約能源,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。在國家《可再生能源中長期規劃》中,到2020年,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達到15%,其中水電要從2008年的1.7億千瓦增長到3億千瓦,是最大的增量。風電、生物質能發電、太陽能光伏發電等新能源只能占到4%左右,發電量的比例還要更低。
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( )。
A.新能源難以改變我國的電力結構
B.依靠新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并不現實
C.水電在未來的發展是有最大的增量
D.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越來越低
2.隨著科學技術、經濟、社會的發展和人們認識能力的提高,軟科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開始受到普遍重視。在世界范圍內,從當前的發展速度看,軟科學必將在廣泛的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。
這段話強調了( )。
A.人們對軟科學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提高
B.軟科學應當受到重視
C.軟科學發展的原因及前景
D.人們重視軟科學的原因
3.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、科學文化的相似之處在于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——都追求真理普遍性。它們的不同之處在于:人文文化側重于對人類精神家園的營造,科學文化側重于對大自然奧秘的探索和物質世界的營建,而科普文化則致力于傳播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,使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交互融合,協調和平衡發展。
這段話主要用于證明( )。
A.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、科學文化既有相似之處也有明顯的區別
B.科普文化的價值取向是追求真理普遍性
C.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的不同之處
D.科普文化可以使人文與科學協調發展
4.有關研究表明,對嬰兒輕輕地撫摸,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生長發育。即通過對嬰兒特定部位節律性、持續性按摩,可以取得一定的心理和物理治療效果。在促進孩子早期神經行為發育,即智力發育方面表現尤為突出。
根據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知道( )。
A.嬰兒的智力發育需要輕輕地撫摸
B.適當對嬰兒進行按摩有助于其成長
C.輕輕地撫摸一定要有節律性、持續性
D.嬰兒的智力發育離不開對之輕輕地撫摸
5.印刷術是一種粗淺的發明;槍炮是一種不太奧妙難測的東西;指南針是一件前人已經知道一點的東西?墒沁@三件發明在我們的時代已經使世界有了多大的變化!一個在學術上,另一個在軍事上,第三個在財寶、商品和航海上。而這些發明,我說只是偶然碰上的,是由機會造成的。如此說來,人類統治萬物的權力肯定是深藏于知識之中的。在知識里蘊藏著許多東西,這些東西是帝王的財寶不能購買,他們的勢力所不能指揮的。
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( )。
A.在知識中蘊藏著豐富的財富
B.這三件發明是偶然碰上,并偶然派上用場的
C.印刷術、槍炮和指南針只有在國外才獲得了新的用途
D.知識就是力量
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
1.答案: B
解析:
據提問“概括”一詞可知此題屬于表面主旨題。
文段屬于總—分結構,首句總結概括近幾年風電、太陽能、光伏發電、生物質能、核電都難以改變電力結構。依靠新能源的替代作用并不現實。之后分項舉例都是對這一主旨的進一步論證。
A項表述不完整,根據文段可知新能源在“近幾年”難以改變我國電力結構;C項表述片面,只是論證的一部分,不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內容;D項表述錯誤,文段并沒有對比新能源發電量的比例變化。故正確答案為B。
2.答案: A
解析:
據提問和選項可知本題是表面主旨題。
材料第一句就說軟科學開始受到重視,接著說未來軟科學的應用將更廣泛,說明了軟科學處在日益受重視的過程中,故選A。
B項引申過度,文中只提出觀點,并沒有強調應當怎么做;C、D項關于原因的論述在文中都沒有體現,首句“隨著……”引導的那些并非原因,而是軟科學日益受重視這一現象的背景,而且這不是文段的重點,所以不選。
故正確答案為A。
3.答案: A
解析:
據提問可知此題是表面主旨題。
材料第一句講了科普文化與人文文化、科學文化的相似之處在于具有共同的價值取向。第二句講它們的不同之處。選項A概括了這兩方面的意思,當選。
B、C、D項都是材料內容的一部分,概括不全面。故正確答案為A。
4.答案: B
解析:
根據提問方式可知考查表面主旨。材料第一句通過“有關研究表明”提出觀點,即對嬰兒撫摸有助于其成長。由“即”可知,二、三句是對第一句的補充說明。這段材料構成“提出觀點—補充說明”的總—分結構?偟牟糠质遣牧系谋砻嬷髦,故正確答案為B。
A、D項誤把撫摸當做“嬰兒智力發育”的必要條件,C項誤把“節律性、持續性”當做撫摸的必要條件,均不選。
5.答案: D
解析:
根據提問標志詞“主要意思”可以判斷出本題為表面主旨題。
閱讀可知,這段文字是典型的“分—總”結構。先通過印刷、槍炮和指南針舉例,然后進一步闡述它們對時代的影響,最后總領式地點出人類統治萬物的權力來源——知識。文段的落腳點在知識上,所以強調的也是知識的作用。所以選D,知識就是力量。
A項屬于字面理解,是“在知識里蘊藏著許多東西”句意的縮小,并不是文章傳遞的主旨;B項屬于“分—總”結構中的“分”,并非材料主旨;C項錯誤,“只有在國外才獲得新用途”原文中沒有體現,予以排除。故正確答案為D。
